古人有言:“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家训是家庭言行的方向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世界观。家风恰如天上的点点繁星,每一颗都有其独特的亮度。而立之年,回顾家庭所给的给养,提炼之后就是向上向善。向上,做人要积极向上。向善,与人为善,不以小事挂怀。我的父亲不善言谈,更多的时候是身体力行的教导。犹记得,农忙时分,浇水灌溉,他前后疏通,邻里之间谁家因为浇地、水流流向有了隔阂嫌隙,都来找他,父亲就安排家里准备一桌家常菜,双方坐下来,再叫上几个相熟的乡里,围坐一桌,气氛由起初的刻意营造、稍显拘谨,到后来敞开胸怀,宾主尽欢,不快烟消云散了。小时候特别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与己无关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揽过来?而且让一大家子跟着忙活。母亲买菜炒菜,忙里忙外,我和妹妹端菜刷盘子打扫卫生,好几次表达不满,父亲总是说:“乡里乡亲的,谁还能没个事?”现在似乎有点理解父亲了。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这些看起来很严肃的话题,父亲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大命题,一个虚晃一招的定义告诉我们,而是言传身教,用行动感染我们,潜移默化地熏陶。从记事起,父母就常年忙碌,在小店里操劳,从父亲自己当厨师,母亲跑堂,到后来雇了三五个厨师,慢慢做大,其中的辛酸苦楚不用言说,自己就能切身体会得到。父母常年住在店里厨房旁边逼仄的小屋里,不透气,有时候还漏水,拿一个大盆放在床上接水,但哪怕就是这样的环境,父亲愣是将饭店干到了乡镇第一,无论是规模还是口碑。我常常说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为父母实在是太忙而顾不上,经常是这个大娘家住一段,那个大婶家待一阵,大娘大婶和爸妈说一声,就拉着走了,现在回想起来,该是父母积攒的好人缘,让我的童年有了更多的玩伴,更丰富的体验。现在,父母年事已高,我想让他们把店面转出去,忙活了大半辈子了,也到处走走,乐得逍遥。然而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妹妹还在读大学,他并不想加重我的负担。于是,叔叔大伯们帮忙,父亲自己设计,从采买到改造成形,将三层的饭店改造成了宾馆。在耳顺之年,父母又换了新的赛道,重新开始学习,住户登记、美团入驻、网线布排,每天忙忙碌碌。初时,我怕他们太过操劳,但看他们也乐在其中的状态,便也不再多言,母亲甚至在家里开了快地,零星种点花生、韭菜,时不时地让我们回家拿菜。上次回家,父亲又去一个伯伯家帮忙了,母亲依旧是忙忙碌碌,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模式。我想,我和父亲是两种思维方式,父亲是乡土的,邻里邻近的,地缘上的亲近,乡里之间的熟稔。我是独来独往的,十几年的读书生活与内向的性格,使我不愿意走出来,但随着年岁渐长,社会阅历的丰富,我越发认可父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可能存异,但我们一致的是积极入世的观念,与周围的良性互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向上向善的家风家训,言传身教于父亲,传承于祖辈,记得以前听父亲说起爷爷,说爷爷当年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四里八乡挑不出来的好把式。家训,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文化,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传承下去,盼望他未来走再远,也不迷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