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宾馆饭店 >> 宾馆饭店市场 >> 正文 >> 正文

芙蓉镇在时间的河里,与自己重逢新湖南

来源:宾馆饭店 时间:2022/12/23
白癜风可以抑制么 http://pf.39.net/bdfyy/bdfzj/180124/6020116.html

卷首语

王村记忆法

一个近千年曾用名的王村,一部34岁的电影,和被称呼了13年的芙蓉镇。

这是谢晋的芙蓉镇。古华的,在湘南郴州嘉禾。古华用凤凰人沈从文“水漂”式招牌风格叙述的故事,为王村更了名。这三个人的缘分,成全了王村与芙蓉镇神奇的布伦链。

去王村,一定要完成一次身在酉水上的眺望。

一眼千年。岁月用真实刻画下的点滴,如同酉水河岸边的页岩,层叠、错落而工整。

向水而生的古镇,繁华因时尽落,小镇青壮悉数溯水谋生,人们在历尽无数“公鸡拜堂”样式的人间悲苦后,选择了记忆增删。

西汉时的酉阳县治所,千百年的“楚蜀通津”,土司王和马楚王拼命的所在,与特殊年代裹挟着真实历史的虚构故事,被芙蓉镇人拧在一起,过成了平常的日子。

(蜿蜒2.5公里的石板街是芙蓉镇最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多年来,无数人从这里走过,悠久的历史通过石板的倒影让人浮想联翩。芙蓉镇景区供图)

清晨,鸡鸣,犬吠,和清风一起,被树巅的喇叭唤醒。从土王祠,摆手堂的市民广场,跨过天主堂的门槛,街边店铺门上主席语录隐约可见。朱熹撰联的西汉古井旁,浆洗的媳妇们身后不远,是当年豆腐西施创业的号门店。斜对面屋顶的多肉跟三年前一样,茂盛依旧。

飞瀑以最合适的比例出现在吊脚楼与山崖融嵌于一体的地貌中。瀑布下据说有冰臼在溪水中存世,瀑布里苦苣苔开着紫色小花,隔着水雾兀自摇曳。崖壁上,疑似唐伯虎等人留下的石刻若隐若现。

你跟这样的王村,这样的芙蓉镇,多半会一见如故。

因为这里是你或你的祖辈经历过的时空具象汇集在一起的别处。不管是选择相信、记住,或是删除,生计使得日子鲜活丰盈,小镇记忆深处,哪怕暗藏伤痛也满是生机。

经历过年春天,能安慰你的,不过是山河景色依旧,红尘烟火如常。

文/郭谷斌

芙蓉镇:在时间的河里,与自己重逢

(芙蓉镇建筑的空间布局很有湘西的味道:高耸的石灰岩台地,瀑布,吊脚楼。人文与自然的高度契合,让这座多年的古镇时时迸发着生机。图/瞿大掌柜)

3月20日,春分。我有机会去了趟湘西永顺芙蓉镇。小镇尚未开园,它是安静的,甚至是寂然无声的。走在倾斜的石板街上,四下无人。让我想起5年前自己站在人流稀少的码头上,迎面而来的是从酉水搭船下来的本地人。好友海子还在石板街经营着一家酒吧。这个皮肤黝黑,身体矫健的男人从凤凰而来,躲开那里的喧闹,选择了安静的芙蓉镇定居,那时候的空旷犹如现在。

如今,芙蓉镇的石板街仍然居住着大量的本地人,码头依然在发挥着往日的角色。集市虽然已经搬离,这里依然是附近土家族的生活中心。

这些,仿佛一块块雕花玻璃,时间愈久,愈恰当熨帖。

每一次来芙蓉镇,都会收获欣喜。这一次,是与本地人混在一起,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在春天的湘西小镇,我醉倒在时间的河里,与自己重逢。

山川

据统计,中国有个历史超过一百年的古镇,只有一个是悬挂在瀑布上的。它就是芙蓉镇。

在未改名之前,芙蓉镇还有一个稍显霸气的名字——王村。据说此地曾是湘西永顺县境内(古称溪州)土司王城最早的落脚地。自从汉初设酉阳县以来,已经有多年历史。

芙蓉镇可以说是最具有湘西性格的古镇。

它三面环水,安坐于一块陡峭的石灰岩台地上。猛洞河穿镇而过,在台地的边缘形成落差30多米的双层瀑布。

猛洞河终年不歇,为古镇平添了非常生动的美景。

环绕古镇的酉水河,是沅水的最大支流。这条流经鄂西、湘西交界处的河流一直哺育着两岸的土家人。他们在河道内通航、捕鱼、贸易,沿着河流迁徙,至今仍然流传着有关八部大王的始祖传说。

年,沈从文经沅陵西去保靖,途经王村,这处安坐于石灰岩台地上的大码头给了他深刻印象:

“白河(酉水)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白日无事,平潭静寂,但见小渔船船舷船顶站满了沉默黑色鱼鹰,向上游划去。”

夹河高山、壁立峰拔,是湘西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典型形态。这种岩石易被流水侵蚀,在石灰岩堆积的地方形成陡壁、台地、峰林、洞穴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奇观。

拥有多年历史的芙蓉镇就安坐于这样一片石灰岩地貌之中。芙蓉镇10公里外的红石林景区,清晰地暴露了这片古老大地露出地表的年龄。

5亿年前,湘西地区还沉浸在古扬子海的海底,随着历次造山运动,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隆起之后,芙蓉镇所在的武陵山脉隆起为中国三大地形阶梯中的第二至第三地带的过渡区。

相比贵州、广西比较成熟的石灰岩地貌,湘西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还在发育中。巨大而高耸的石灰岩台地并未被流水割裂,高耸的山脉长满阔叶林,尚未形成犹如桂林一样的扎堆的峰林。但峡谷与陡壁同样将湘西与外界隔断开来。这种地理上的隔断感在芙蓉镇的空间布局中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那些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石板街,无不依据地势,自然展开,成为与地质景观遥相呼应的人造美景。

家园

关于怎样营造家园,土家族匠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沈从文曾言此地是“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土家人利用地形,临崖而居,用木材搭建出让人赏心悦目的生活空间。

整座古镇,从岩溶台地的边缘起,依靠地势,逐渐上升。土家人独具匠心的吊脚楼,非常从容地克服了陡峭的山居环境,利用大挑、吊脚等一系列建筑技巧,将木制房屋建设得坚固而且宽敞。

高高飞起的檐角,架空的阁楼,具有优秀的透气性,能够在湿润的山谷气候中保持四季干燥,让房屋内的生活舒适而温馨。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地而建,从酉水北岸的码头,蜿蜒而上2.5公里,中间是把它们串起来的石板街。

这条石板街就是古镇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就像船的龙骨,其他的巷道以此为基础展开。

石板街的两侧,高低错落地挤着南北杂货铺子。在仍以水运为物流基础的明清时期,这里是永顺县境内土特产,如桐油、茶油、牛皮、麝香、药材、土家织锦外销的出口口岸。

(背篓是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常见用品。)

外地商货,如客布、食盐、棉花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也以此为登陆口,进入永顺乃至酉水上游地区。

石板街下起酉水码头,上接永顺境内的陆路通道。骡马、商客日夜穿梭不歇,半夜时常能听到马蹄声在青石板上响起。

通过酉水,芙蓉镇连接着湘川两地的木材、桐油生意,故有“楚蜀通津”的美誉,又有“小南京”之称。

把控着如此重要的水路要道,芙蓉镇自然不缺来自当权者的支持。虽然从南宋时期,彭氏土司王族已经将司城迁到别处,以避战火,芙蓉镇作为司城的重要贸易通商口岸,仍然被土司王牢牢地掌握着。

五代时期,这里曾经是土司政权与马楚政权互相攻伐之地,保存在芙蓉镇内的溪州铜柱就是双方停战,互不侵扰的历史铁证。

历代土司王朝以芙蓉镇为贸易中心,利用山川隔绝的地理环境,在溪州境内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其中最鼎盛的一支,彭氏土司王朝的统治权一直延续到清末,前后历经余年。彭氏王朝的军民曾经参加过明代的抗倭战争,以及清初的平叛三藩,为中央王朝经略西南,维系土、汉两家关系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也是生活在芙蓉镇周围的土家族能够在多年来王朝更替中,一直安全、稳定地组织生活、贸易的秘密所在。

新生

年历史倏忽而去。酉水下游建成电站后,航道被切断。除了一些短途航线,大船的水手们纷纷进入重庆寻找生活机会,热闹喧哗的码头一下子冷清下来。

铁路、公路的崛起,让依靠水运的缓慢岁月成为历史,古镇亟需找到另一条生存出路。

事实上,芙蓉镇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旅游发展计划。这比湘西旅游热门地凤凰要早10年。

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芙蓉镇》让古镇蜚声海内外。作为外景地,王村也因此改名芙蓉镇,并逐渐迎来发展契机。

来芙蓉镇品尝最正宗的刘晓庆米豆腐,是这个古镇的美食诱惑。这种利用本地稻米磨浆、蒸煮后,做成豆腐状的美食,是电影《芙蓉镇》中的经典场景。

由于土家人数千年的经营,这里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已与外界大相径庭。

酉水中出产的鳜鱼,肉质细嫩而肥美,是石板街招待宾客最具本味的一道佳肴。此外还有山林中出产的枞菌,新鲜可口。

土家人炮制腊肉最内行。土猪饲养一年后,冬季屠宰,将身体的各个部分熏制成腊肉、腊肠、腊猪肝、腊猪蹄等等。

这种烟熏火燎之气,极具有乡野气息。旅游业的兴起激发了土家人炮制腊肉的热情,这些腊肉挂在火塘上,依靠柴火慢慢熏制,可以供给一年的食量。

除此之外,土家人还种植茶叶。生长于永顺、古丈、保靖三县境内的绿茶、红茶,由于海拔与气候的原因,在古代一直是作为贡茶向朝廷进贡。旅游业同样刺激着茶叶市场发展,芙蓉镇也承担着向外兜售本地茶叶的重任。

背包客们挤在吊脚楼下品茶,与主人一起讲起山中的气候和吊脚楼里的故事。当夜晚来临时,他们可以在摆手堂欣赏传统的舞蹈表演。

摆手舞、哭嫁、茅古斯等传统土家族舞蹈是土家人对生活透彻理解的表达,以及对逝去的父辈们的情感追溯。

正是这种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促成了芙蓉镇区别于凤凰的烟火气息。

这种由旅游业支撑的古镇景观会不会过度向同质化倾斜呢?

与人满为患的凤凰不同的是,尚保存些许烟火味道的芙蓉镇,还有时间为未来景观布局做准备。

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开通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游客,芙蓉镇已经为未来的发展摩拳擦掌。去年五一假期第一天就涌进3万多游客。全镇客栈已经扩张到多家,虽然只有凤凰一半的床位。芙蓉镇的目标是向凤凰看齐,但没必要再复制一个凤凰。

我们希望它保存自己的个性与烟火味,风景与人的生活,还可以在这座多年的古镇相得益彰。

撰文/本报记者钱烨

芙蓉镇的诗意藏在细节中

1.爱起早的人,可以坐早晨5点的渡船从芙蓉镇码头渡到对面,走到岸上隔着酉水等待阳光照亮芙蓉镇。如果是春天,河岸上有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地丁,绿色的垂柳。运气好,还能看到水面升腾而起的晨雾。瀑布挂在视线的右侧,声音已经变得很小。渔船慢悠悠地从右边的峭壁底下划过来。水是墨蓝色的,逐渐被照亮成绿色,而后是点点白光。

2.我忘了什么时候住过猛洞河宾馆,大概是5年前。这个芙蓉镇最老的宾馆,是一座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大门是铁质的,代表着芙蓉镇旅游业兴起时的风光场面,很多名人住过这里。那时人们坐火车经罗依溪车站下车,坐渡船来旅游的人都会到这里过夜。不过现在已经歇业了,变成了景区歌舞团排练的地方。

(芙蓉镇景区入口处的牌坊。组图/记者李嘉琛孔东亮)

3.面对着瀑布的八部堂民宿很漂亮,老板也很热情。他还开了个土司别院,卖茶。你可以围着炉子,在一条条熏制的腊肉下面,和老板聊天、吹牛。不过,如果嫌瀑布吵,不如搬到更加安静的涵香居,一个本地人开设的客栈。我看上的是涵香居老板那份接待人的热情。她是本地人,在自己的厨房给你做早餐、晚餐,会问你下一顿吃什么,吃不完的菜可以放冰箱里,下顿接着吃。这种周到的服务,我很喜欢。

4.邹团长是个不善言语的人。我在彭翼南广场排酉水调子,他站在火堆前指导表演。有一场是土王的戏。故事说的是土王的爱将在出征前爱上一个女人(没有看清为何引起众怒),土王出面平息了这一切,并收这位姑娘为义女。场面表演得很传神,高潮处,邹团长亲自上台高歌。我在台下烤火,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邹团长很爱唱这一段,她时常听得落泪。没想到隔了几百年,英雄的传说还可以这么打动人。

5.碰到风景摄影师王海波是在彭翼南广场废弃的亭子里。王海波展现了他惊人的航拍技术,也让我从未获得的角度欣赏了一番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王海波控制着无人机从一处树杈中穿过,慢慢接近瀑布,然后陡然升起。而后,从瀑布的左侧底部慢慢右移,展现瀑布的全貌。换一种更亲切的视角,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流动的瀑布对于芙蓉镇的重要性。

6.三五好友席地而坐,面对着宽敞的油菜花田,吃着牛头肉火锅,是芙蓉镇土家人款待好友的生活方式。有幸的是,我也在其中,与朋友的叔父、父辈们举杯交谈,相交甚欢。认识人,认识风景,认识那些快乐的,让人目不暇接的可爱生活。

文/记者钱烨

在石板街,逛吃逛吃,听听故事

芙蓉镇上的篾匠师傅。

如果不是本地人罗小雨的指认,我也认不出原来从码头延伸至岸上的石板街有2.5公里长。湘西永顺芙蓉镇景区内的石板街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石板街裸露在外,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只是相对于景区内保存较好的建筑、石板,外围的石板街两侧稍显颓败,在被公路取代的那一截,已经很难找到古镇的气息了。

在住着很多本地人的石板街,毫无目的漫步,打发时光。看见无数家小吃,吃了一家又一家,无法停口。偶遇一些有趣的人,听他们的故事,以及人生。不管食物还是人物都细细品味,仔细挖掘,原来关于芙蓉镇的故事,还有那么多被忽视的值得我们书写。 撰文/本报记者钱烨

[田大君酸菜店]

赶集日是最忙碌的时候

(田大君的酸菜店供给着古镇大部分的泡菜来源。图/记者钱烨)

我在古镇的春游是从山脚下的石板街起始向下走的。

如果不仔细找,是很难发现这段快被公路挤占的路面,跨出去没几步就到了为古镇生产酸菜的田大君家。

田大君的丈夫、二儿子都加入了酸菜的炮制工作。事实上,他们家是古镇上首屈一指的酸菜炮制工厂,产品包括酸菜、泡菜、麻辣小吃。小镇各个饭店的老板每天都会从她家采购泡菜,例如酸萝卜、酸豆角、酸辣椒等。这些酸菜既是配料,也是调动味蕾的主角。

芙蓉镇群山环抱,依山傍水,环境潮湿,当季菜蔬很难保存。比起冷库等现代措施,自然发酵的酸菜能帮助古镇人贮存更多菜肴。尤其是春季,地气勃发,大量山地特产拔地而出,如蕨菜、鱼腥草、野薤都是春季的季节菜。而在芙蓉镇,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它们,靠的就是传统的发酵技艺。

通过时间的慢慢撮合,植物纤维中的糖分在微生物的分解下慢慢分泌出醋酸。发酵的口感取决于当天的温度、湿度等局部小气候。主人对于时间的把握同样重要。而炮制了20多年酸菜的田大君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她创造性地炮制了20多种酸菜,包括自己发明的麻辣小吃。她说虽然比不上城市里的小吃街,但是独具乡土味道的酸菜产品,还是很有信心打动外来游客的味蕾。

她的酸菜铺子常年摆在古镇汽车站的菜市场内。菜市场原先在古镇里面,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街迁了出来。每逢阳历的2、5、8赶集。到时候生活在芙蓉镇四周村落中的土家人,有的会撑船2个小时从码头上岸,坐2块钱的公交车来赶集。这个时候也是田大君一家最为忙碌的时候,她家的酸菜不仅卖给古镇居民,周围村落的土家人也异常喜爱,成为了古镇传统酸菜的一块招牌。

清明过后,正是炮制酸胡葱的时节。古镇家家户户都能看到晾晒的胡葱,也就是野薤,腰身细白,球状鳞茎白中泛青,一掐就有嫩绿色的汁液流淌出来,夹着淡淡的葱香。

胡葱是野生的,还没插秧的稻田中出土最多,一茬一茬地长,古镇人从来不愁没有胡葱吃。

事实上,胡葱构成了古镇居民一年四季的家常菜。将这种野薤晒干后,放入坛中加水和盐发酵,且吃且取。

吃的时候,先用猪油炸煳,然后放水,放豆腐、小米椒,又辣又酸,非常爽口。吃完腊肉、腊肠后,喝上一碗这样的汤,可以解腻。饭前吃上一碗,可以热身,调动味蕾。总之,胡葱酸汤已成为生活在古镇的居民最爱的一道家常菜。

田家除了做酸菜,还帮景区服务区蒸制蒿子粑粑。这种与米豆腐一样最受游客青睐的地方美食,炮制起来却很费功夫。要合适比例的糯米加大米,打成粑粑,再放入红糖芝麻,或者腊肉冬笋。蒿子取自山上叶片绿而背面白的白蒿,学名魁蒿。这种蒿子四季都有,摘嫩茎,切碎后与粑粑搅拌在一起,粑粑就变成了绿色,并有艾草的清香味道,夹杂着米香、馅香,还有包裹在外的猴栗叶的香味。几种味道相互混杂,很有乡野风味。

猴栗叶取自山中猴欢喜的叶片。大小合适,而且没有粗纤维的苦涩口感。黄色披针形的叶片卷着绿色的粑粑,非常惹眼,而且诱人,自然成了游客们对于古镇的第一道深刻印象。

[张第平面条厂]

供给着许多古镇人的早餐

告别酸菜店,跨过一道宽敞的石牌坊就真正地进入了古镇。

带着好奇心向每一扇窗户打量,时不时碰到聊天的老人们站在天井下互相寒暄。

一个声音从内院里传来:“吃早饭了没,杨师傅?”

另一个回答:“老向啊,今天起得早咧,喝烟不?坐下来喝杯茶?”

石板街两侧的房屋上挂着许多新鲜的胡葱,炮制的方法与田家的如出一辙。

这一段露在景区之外的石板街大约有米长,中间被一道马路与景区隔开,紧接着就是不断下坡的路段。

时常来芙蓉镇旅游的人很少注意到,石板街原来有这么长。相比较于景区内的喧哗,这里更安静些。在这里碰到的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及正在展开的生活。

如路边正在用火给腊猪蹄去毛的两位男人,向我介绍着这一复杂过程的诀窍:“要用大火去毛才能吃,刮掉外皮的黑炭”。

向下走,不过米,就到了张第平家的面条厂。

张第平的面条厂供给着石板街两侧大部分古镇人的早餐。他家制作的面条劲道,口感偏硬,很受古镇居民的欢迎。

事实上,张家的面条就是根据古镇人的味蕾需要而设计的。面粉在搅拌时,加入适量的水与碱,在机器中充分融合后,被放入一个半自动面条机中。这个木质底座的面条机已经生产面条10多年,用得顺手,也就不舍得更换。

张第平说,他每天最多可以生产斤面条。面条不在多,而在于质量。遇到下雨天就停歇,家里贮藏的面条大概刚好满足小镇的胃口。每天络绎不绝的本地人都会来称上两斤,有人专门等候新鲜出炉的面条。这种湿面更适合做凉面,下入锅中熟得也更快。

张第平父亲也是生产面条的。父亲每天可以生产几十斤,纯手工,挂在房檐下晒干,很受天气制约。现在借助现代设备,面条的质量又有所提高了。

张第平的生活也十分稳定。天气好时就加班做,贮藏够量时就停歇。与前来买面的老街坊探讨怎么做面条最好吃,顾客们提的意见也都会认真记下,下次生产面条时就会稍加改良。

张第平的楼上挂着几百根竹竿,儿子负责将刚加工好的面条拎到楼上风干。在电扇的吹拂下,长长的面条一起共舞,左右摇摆,散发着适中的面香。古镇悠闲的日子,从一碗热乎乎的碱面开始了。

[向仍玉米豆腐店]

用本地传统稻米和传统方法制作

(向仍玉的米豆腐是自己亲手炮制的,传统的稻米加青菜改色。)

“老板,来碗米豆腐”。

坐在矮凳子上,品尝贞节牌坊下的那家“正宗”米豆腐店,大概是进入芙蓉镇核心景区后,大家都会做的一件事。

事实上,到了芙蓉镇,大街小巷都可看到“刘晓庆米豆腐”的招牌。要说哪一家最正宗,则是无法定义的。因为这种美食起源于电影。

但是,选择在贞节牌坊下向仍玉家吃这碗米豆腐还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每一碗米豆腐都是56岁的向仍玉自己做的,用的米也是本地人种植的传统稻子——海清号大米。

据向仍玉解释,这种米制作的米豆腐不沾口,口感比较柔滑。市面上卖的米是不能做米豆腐的,口感会差很多。

向仍玉说,整条街,只有少数几家还坚持用传统方法生产米豆腐。她们家是芙蓉镇最初经营米豆腐的店铺之一。

(两位游客在观瀑台前吃米豆腐。)

向仍玉是个很能干的妇人。店面不大,却摆满桌子。柜台上码放着整齐的青瓷碗,每个碗里放着米辣子、酱油、醋等调料。待客人一吆喝,马上一碗香喷喷的米豆腐就端到面前。

制作这一米豆腐的过程也不难。首先将传统大米磨浆,然后放入切碎的青菜,会将米浆染成绿色。

铁锅内添水,烧开后,倒入米浆,搅拌,边搅边放入石膏,制作过程犹如生产豆腐。

待铁铲捞起米豆腐有韧劲时,准备一口漏筛,将米豆腐倒入其中。一条一条,疙瘩状的米豆腐就从漏网中滴下来。

另外一种方块状的米豆腐是在一块托盘内完成的。放凉后的米豆腐自然凝结成块状,然后用线从两端慢慢切开,划的线越多,豆腐块越小。理想的大小,是一口可以吞下三个。

刚刚制作好的米豆腐还冒着热气。向仍玉的孙子跑到铁锅前品尝新鲜出炉的米豆腐,这是一家人分享快乐的时刻。

我也挑起一块尝一尝。果然有向仍玉所说的醇香,Q弹又柔滑,如果伴着米辣子与佐料放入嘴中,口感会更佳。

[曾老板]

他家的红烧鳜鱼做得最好吃

沿着高低错落的石板街走到快到码头的地方,有一家专做野生鳜鱼的酒店,是本地出了名的招牌店。

饭店老板姓曾,媳妇主事。曾老板话少,人却十分厚道。他在古街上开饭店20多年了,要说吃一口野生鳜鱼,本地人都会推荐来这里。

他家的红烧鳜鱼做得最好吃。除了冬季山中供给的野生枞菌,就数酉水河里捞出来的野生鳜鱼最能代表芙蓉镇出产的美食。

除了冬季枯水季节,春夏秋,每天都有足量的鳜鱼被送到鸿运楼。这种没有鳞片,生性凶猛的冷水鱼,喜欢生活在河水清澈,激流横生的山地河谷中。冬季在深潭里越冬,春季在浅滩处产卵。激流塑造了它们流线型的体格,让它们的肌肉更加饱满,而且富有弹性。

上鱼的时节,曾老板每天上午10点都会准时出现在芙蓉镇的码头上。一艘艘下水捕鱼的渔船靠岸了,渔民们满载着丰收,咧着嘴与岸上的曾老板打招呼。

“今天的鳜鱼大些咧”,渔民说。

曾老板伸着手,“快上来撒,死了就不要喽”。

曾老板会仔细地捡挑每一条鳜鱼,摸着它们柔滑的身体,计算着鱼的重量,心里也就有了今天的菜谱。

一般来说,曾老板会向客人推荐红烧鳜鱼,当然也可以清蒸,或水煮。但是芙蓉镇本真的吃法就是红烧。

(酉水边的渔民。)

将锅加热后,倒油,将清洗干净的鳜鱼切段,放入油中迅速过一遍。然后撇掉多余的油,放入豆瓣酱、辣椒红烧。加入盐,闷5分钟后出锅。撒上一把香葱,香气四溢。放入炭锅中慢煮,就可以上桌了。

虽然经过油炸,但是鳜鱼原本的味道并没有消失,反而是外焦里嫩。翻开焦红的外皮,里面白色的鱼肉在汤汁中翻滚,放入口中,仿佛有一股酉水河的味道裹挟而来,加上老板淳朴的烹饪技艺,让人十分留恋的乡土味道指的就是这一种吧。

[渔民文武]

仿佛日子从来没有变过

过了鸿运楼,下了石板街,就到了码头。石板街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前面就是酉水河。

这里是芙蓉镇沟通外界的卸货码头,曾经人流熙攘。上游的土特产,下游的南北杂货,都经这里辗转整个永顺土司辖区。

如今的码头虽然已经少有当年的风采,但依然是附近村落进出芙蓉镇的过渡点。每日有村民划着小船停靠在码头边,进入集镇购买日用品,或走亲访友。

他们的船舶在岸边,水流击打着船舱,仿佛日子从来没有变过。

对于生活在芙蓉镇附近的渔民来说,由于旅游业的兴起,饭店对鳜鱼的需求有增无减,他们依然可以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生存方式。

驾一艘小船在水深的地方下网,隔日再去收鱼,每天沿着石板街卖到饭店去。

我在码头上碰到的渔民文武就是这样一位渔民。

对于生活在芙蓉镇对岸的渔民文武来说,每天能够抓到肥美的鳜鱼是他所有快乐的来源。

下游修建水库后,很多渔民都用网箱养鱼了,他是少数坚持用传统方法捕捞野生鳜鱼的渔民之一。

在上鱼的季节,他会根据水位来判断到哪里能捞到鳜鱼。

“要水深,且非常干净的地方,有回流的地方更好”,文武总结说。

为了能捕到更好的鳜鱼,他会开船到距离芙蓉镇2小时船程的地方下网。

下午下网,晚上就睡在船上。早上天一亮就起来收鱼,赶回芙蓉镇码头大约10点。

这个时候,古镇饭店的老板们早就蹲坐在码头上端望。有的在电话里已经跟文武约好,要顶好的鳜鱼20斤。

文武每天出去捕捞鳜鱼的收获大约在10斤左右。其他的渔民会将打捞的鳜鱼卖给他,省得再开船去芙蓉镇。当地做鳜鱼的饭店都从他这里买过鱼。

交易的价格双方都能接受,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在码头上碰头。渔民为饭店带来最好的食材,厨师们则根据这些食材烹饪出顾客满意的菜肴。

因为有旅游业的支撑,文武依然可以像几千年来生活在酉水边靠打鱼为生的父辈人一样悠闲地生活着。芙蓉镇的码头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景点,也是每天奔波在送鱼,获取酬劳路上的人生站点之一。

几千年来,这条2.5公里长的石板街养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现在它虽然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功能,变成了湘西的一张历史名片,但对于文武这样生活在芙蓉镇的渔民来说,它并没有改变多少。它还是周围村落的生活中心,一个具有浓厚土家风情的烟火码头。本地人的生活还在这里展开,简单却不单调的生活,与远处的酉水连成一片,起起伏伏,桨橹交错,溶解了古镇的夜与色。

小镇人物

[广州归来的理发师杨师傅]

有间体现古代土家人生存智慧的院落

由于要去剪头,我在石板街上无意间进入了杨师傅家的理发店。

杨师傅今年45岁,留着平头,笑容可掬,身材短,但精壮。一双孔武有力的大手,抓着剃刀游刃有余。他的身材是湘西汉子的样板,脚大而有力,皮肤黝黑,人朴实而能干。这样的面孔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出现多次。

杨师傅是石板街上理发技术最好的一位剃头匠。这句话是街坊邻里的公认评价。人们认为他的技法简单,干练,熟悉很多老顾客的性格。男人们来剃须,躺在椅子上打鼾,杨师傅在完成工作后,并不打扰客人,而是等待他们自然醒来。然后客气地寒暄几句,收下钱,接着为别的人理发。

杨师傅曾在广州当理发师,10多年前回到小镇,将石板街上的老店面改造成理发店。他说自己的祖父曾是街上有名的地主,房屋的设计也很讲究。内院里有个精致的小天井,落进的阳光刚好可以照亮内庭。屋内分上下两层,阁楼上有精致的木梯延伸下来,将逼仄的环境大大扩展,又不显得很突兀。为了给拥挤的房子供给光,父辈人甚至在屋顶架设了一个木质的采光通道,将光线收敛到一个暗箱里,然后输送到最里间的卧室。

每次有陌生的理发客人来店里,都会对杨师傅家的内院称赞不已。石板街的居民都认为杨师傅家的房子是芙蓉镇上保存最好,最能体现古代土家人生存智慧的一处院落。杨师傅也为此十分高兴。

[传奇人物田启金]

收藏着湘西州最好的西兰卡普

(田启金收藏的西兰卡普,据说这一张的花纹是按照一种夜间开的花绣制的。图/记者钱烨)

米豆腐店的对面坐着一位古董商田启金,他可是芙蓉镇的传奇人物。

田启金收藏湘西地区古董30多年。父亲是芙蓉镇的泥瓦匠,祖辈生活在芙蓉镇。收藏的古董占据了三层楼,包括木雕、石雕、瓷器、西兰卡普。

木雕占据了绝大部分。由于湘西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自古以来,优质乔木中的楠木、榉木、黄杨木贮存量都十分丰富。地主大户们过着奢侈的生活,从窗牗到房梁都精心布局着精美的木雕。

田启金收藏了其中保存较好的部分,最多的构件是雕版。摆放在门庭内的装饰物,又以人物、花鸟雕刻内容为主,藏品数量让人震惊。

对于田启金而言,3层楼的藏品中,还是最能代表土家族风情的西兰卡普最值钱。8个楠木箱子保存了数百件西兰卡普,都是湘西地区土家织锦中的精华。

田启金说,他收藏的西兰卡普很多图案与技术都已经失传。田启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是一张清代的织锦。据说绣的是湘西森林中一种夜间才开的花。织锦的图案很流畅,颜色鲜艳,经过几百年依然熠熠生辉。

田启金不喜欢讲自己藏品的来历。这件西兰卡普是十多年前从山中一位土家族老人手中得手,据说此前已经传了三代人。

西兰卡普是湘西地区地主豪族才用得起的装饰,一般当作被面。当主人去世后,大多数会作为陪葬品烧掉。只有一些做工极其复杂,图案秀美的西兰卡普会被作为传家之宝传承下来。

田启金收藏的这件就是其中的珍宝之一。

撰文/本报记者钱烨

[责编:曾璇]

[来源:潇湘晨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