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宾馆饭店 >> 宾馆饭店介绍 >> 正文 >> 正文

民国最豪华的饭店南京中央饭店

来源:宾馆饭店 时间:2022/11/11
北京医院治疗酒渣鼻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6240.html

图文/倪熊

现在去南京,很多时候是去看画展,其实没有刻意,也就是一个顺水推舟因地制宜,但恰恰就是因为便于解决午餐,就此和中央饭店常来常往了。民国时期,来来往往的都是达官显要,现在,我等平民百姓一样进进出出。

久负盛名的中央饭店,在民国时期,是首都南京最豪华的酒店,各种设备应有尽有,除了可供住宿外,还设有中西菜社、弹子房、理发馆等,是三、四十年代南京稀有罕见的高档服务休闲场所;而且由于背靠总统府,极尽了地利优势,所以,中央饭店不再仅仅是个普通的商业场所,也是国民党政治活动的重要载体,蒋介石与宋美龄也经常籍此宴请宾客谋划国策。

比如,年11月,东北易帜,张学良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之际应邀前来南京,受到高规格的接待,就是在这。比如,年夏,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接到蒋介石的请柬,被请到南京,安排入住的就是当时南京最豪华的中央饭店。

比如,西安事变的时候,潘汉年接到中共中央对于解决西安事变的指示之后,到南京会见了宋子文、宋美龄兄妹俩共同商讨,12月18日,潘汉年又在中央饭店拜见了陈立夫、曾养甫,与他们洽谈。

比如,年8月上旬,蒋介石邀请中共和红军代表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和云南的龙云从西安飞抵南京,由蒋介石的代表、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姚琮以及国民党军政要员何应钦等人接到中央饭店,品尝了一顿别有风味的西餐。

比如,年,制宪“国大”召开前夕,海外华侨领袖、洪门致公党主席司徒美堂就住在中央饭店,后来见国共会谈破裂,就改变了出席会议的主意。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前往中央饭店说项也未能奏效。

再比如,年4月,“国代会”选举“总统”,蒋介石为推孙科上去,其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该饭店,一时之间车水马龙、冠盖云集;次年春季,代“总统”李宗仁召开立法院例会,国民党上层达官显要几乎包下了整个中央饭店。

千万别以为这饭店就好似国宾馆或者政府招待所之类,其实它还就是一个纯粹的社会饭店,民营的,或者应该叫私企更合适。那么,是谁看准了且拿下的这块南京的“风水宝地”呢?它的主人叫江政卿,原籍苏州,长居上海,是位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人物,曾经也是黄浦滩上的风云人物。

清末民初,他是上海民间自卫组织“商团”的主要分子,辛亥革命,他即挥舞大刀,高声喊杀,攻打过清军堡垒江南制造局。

20世纪20年代的一段光景,他脚踏官商两界,曾在上海、南京、浙江一带担任税务局局长,还曾任过上海总商会所属南京市保卫团团长。他和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称兄道弟,虞洽卿热络的称他为“江小弟”。

江政卿还介绍手下最重要的一位司法科长刘春圃和杜月笙打牌吃饭厮混,成了生死刎颈之交。年10月,江政卿任淞沪警察厅代厅长,因错放了被撤职的原淞沪警察厅厅长常之英而吃官司,但很快即出狱,从此再无心宦途,决心经商。

由于北伐军进展很快,江政卿别具慧眼审时度势,认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很可能南移,于是他以拓广交游和争取赢利为目的,决计到南京发展。当时南京最繁华的地带在下关和老城南,前者靠近码头,后者人口密集,这两处旅店饭馆林立,但大都老旧不堪。

江政卿弄下了大行宫东至三条巷即以后的新街口和鼓楼为中心的“新开马路”——中山东路上一块占地十亩的地皮。这一带时属偏僻,只有少数住家,基本上没有商店,有人认为他这是把钞票往水里扔。而江政卿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南京一旦成为首都,这一带必定繁荣,地价必增。

果不其然,年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4月18日宣布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一下成了首府,人口骤增,党政军商各界头面人物到南京活动也日渐频繁。到底黑白两道混迹经年,套路深,眼光凶,经验老辣,江政卿对日后南京的商业中心必定会向新街口一带转移的判断眼光独到意识超前准确无误。

此时此刻,眼见见时机已到,立即着手他利用自己地基做一番事业的勃勃雄心兴建一个商业中心的计划。但是变化总比计划快,出师未捷身先死,江政卿还没开始,就蒙冤受损。

当时南京特别市首任市长才37岁的刘纪文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气风发,在《市政府宣言》中称:要改变南京“教育之幼稚,实业之凋敝,市廛之湫隘,道路之不平”的状况,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着手改善南京的交通,利用国民政府拟筹备孙中山奉安大典,提出了“修筑迎榇大道”的建议,要修中山大道。

榇为梧桐的别称,宋美龄对此树是情有独钟,史家津津乐道刘纪文曾经在美国与宋美龄有过一段恋情。不惟独此,南京的其他重要马路,刘纪文也亲力亲为,亲自过问参与规划,拆迁的压力很大。为树立威信,刘纪文首先拿位于三元巷口的总司令部开刀,让其带头拆让,以儆效尤。结果总司令部率先垂范的一拆,其他的单位和民居闻风而动,纷纷束手就擒乖乖让路走人。

江政卿冤枉孽障窝拉不出,原来的十亩地,只剩下了北侧的五亩。随着中山东路的开通,这一带市面的确如其所言顿时日趋繁华。国民政府的办公地就在中山东路北面的前清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旧址。

江政卿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如果在中山东路上建一饭店,生意必定兴隆。于是当机立断,调整商业计划改作饭店吧。他动用其社会关系,以剩下的地产入股,并募集股金筹建一座饭店,取名为中央饭店成立了中央饭店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该区域地价增值,自然他的股本增多,使得他取得了总经理的实权。

根据紧靠国民政府大院的地理优势,公司董事会决定将该饭店建成6层大楼,设计图纸送首都建设委员会审批时却遭到拒批,原因是该饭店地处国民政府正南面,距离太近,而且楼层过高,一览无余,当局认为如此居高临下不免让总统府感到压抑,而且占据了制高点对国民政府的安全多多少少隐隐构成了威胁,于国府安全和保密不利。

但江政卿凭借与政界的密切关系,几经周折,最终还是领到了建筑执照,不过只批准建3层楼房,为美观起见,临街的南面可加盖为4层,可多十几间房间,但只供江政卿和他的家眷使用。此外还有一重要条件:为确保国府大院的安全,必须在饭店北面与国府大院之间另建一道高墙,作为屏障,以挡视线。江政卿嗷嗷应应统统接受绝无半句屁话。

为了盖这座饭店,江政卿也是几乎耗尽了家产,凑股60万银元,以至于竟要靠妻子“做女红来补贴家用”。不过一年多点的时间,即告竣工。年1月,一座颇具欧美式建筑特色的中央饭店矗立在新辟不久的中山东路上。

南京中山东路,市区主干道,车水马龙,异常繁华。号,是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中央饭店,看上去就不是呆板单调的所谓端庄大方得体,而是气宇轩昂而又活泼时尚富有气派的一幢红白相间的四层大楼。

红色墙面,间杂着白色的装饰线条,以长方体和红白相间的方格构图为主要造型,精美浮雕,齿饰廊檐。整个大楼为主楼三层呈塔形层层收分至中区六层的回字形,以柱式门廊突出入口,屋顶和入口可见体块大小的变化,雅致大方。

南面迎街4层顶部为宝塔式小型钟楼,中间是阁楼式门厅,两翼对称,每一层均有一个个凸出的欧式小阳台,黑色雕花栏杆,整齐排列;东楼两层,中区小楼白墙,前有镂空栏杆,楼梯上下,显得空灵穿透;小门通向左楼右楼。

左楼右楼正面可以看作是六面体的堡楼形,显得封闭结实;侧看又为歇山顶,虚实相生,颇见匠心。外形美观,新颖别致,饭店周围环境宁静幽雅。

内部装修考究,富丽堂皇、典雅高贵。大堂外广场可停30辆汽车,围墙东西两头有两扇大门,由首都警察厅派两名警察把守。排场之大,也是少有出见。

这座“回”字形的大楼,拥有多间客房。建筑的中央是个大天井,其每一层内外两层房间之间设有3米宽的走廊,因为有天井,任何房间都很明亮。它们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和三四间一套的大客房,全部备有暖水汀、电扇和由上海定做的标有“央”字标志的西式镀铬铜床、镶大理石面的柳桉木家具以及大沙发。而且除单人间外都有独立的西式盥洗室。

为了提高身价,特为这栋楼层并不高的大饭店配备了进口电梯。底层则设有弹子房、小商店、理发店、汽车出租部、洗衣部和大型餐厅。无可争议的成为当时首都等级最高、房价最贵的酒店,一个单人间日租费要三四块银元,大套间更要20到30块银元,折合大米价为到斤,超过了上海的饭店水平,但客房仍然天天爆满,还得提前预订才行。

如此的鼎盛时代一直维持到抗战前,饭店是日进斗金。据说进来做个茶房,还至少要先缴块银洋作押金、还得外加厚礼打通关节,因为茶房的小费那是相当的可观。

年,南京沦陷前夕,江政卿带领一家老小离开南京赴武汉避难,其它股东也逃难各方。南京沦陷后,中央饭店为日军占据,很快成了敌伪上层人员荒淫享乐的场所,包括容纳敌伪上层人员吸食鸦片,成了南京城内的大毒窟。

听说饭店已被日军盘踞后,江政卿一面放出“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饭店已无可能”的空气,一面却低价收购饭店的股票,从而夺得了70%的股份,为以后彻底拥有它奠定了经济基础。

汪精卫粉墨登场后,伪实业部曾限令各饭店于年年底前重新登记完毕。中央饭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因股东逃散各方,请求汪伪政府实业部准予先行备案,事后再补办手续,但终未恢复营业。

年秋,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美国空军又占用了其中大部分的客房,影响了饭店的正常营业。于是,江政卿又一次通过国民党上层政界的关系,终于在年的上半年把美军及其家眷全部“请”出了他的产业,于年9月收回该饭店产业,同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迎客。

虽然时值物价飞涨连连,但中央饭店生意兴隆依然不减当年,房价水涨船高,仍能获利多多利。年4月,解放军渡江前夜,江政卿匆匆退回上海,冷不丁的被呼啸而至的警备车带走,几位家眷火急火燎四处打探,被敷衍道:“现在抓人的单位太多,江大哥又不知是哪个单位搞的,目前确实没有办法呀。”

自称是帮派弟子的三番五次来江家前来表示可用20根大金条设法保释,无奈江家一时半会拿不出这么多现金作罢。上海解放前夜,看守所小头目提出只要下面弟兄们一人一两黄金就可以放人,不妨大家留个交情,做个朋友。于是将江政卿押回家三头六面拿了近10两金的首饰后又原车押回,至午夜神不知鬼不觉他们偷偷将江政卿放出。

年6月,在上海避风头的江政卿还一度用几根金条买下一家小机电厂混在里面当职员,准备“轧轧苗头”看看情形,再作打算。而此时已经解放了的南京那边生意也不复当日,入不敷出,还得应付离职者们的索金。年,饭店实在难以为继,不得不以五亿旧币人民币卖与南京军区空军后勤机关,考虑到自己社会关系过于复杂,江政卿最终还是带着他的四姨太及其子女潜往香港。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央饭店”得以恢复,更新了设备,改善了服务,又成为南京中山东路上的一道风景。年,鉴于中央饭店昔日的特殊地位,南京市有关部门在该店原有基础上,增加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使得整个大楼外观更加鲜艳明快,内部更加典雅高贵。

对了,对了,还得赘言几句,别遗漏了那座必须的墙。中央饭店的北面,是南京长江路过去叫国府路,总统府的对面有一道相当气派的大“照壁”,长60多米、高10多米,在南京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许多人说那道“照壁”能镇恶祛邪、逢凶化吉,有利于风水;但也有人说是出于美观考虑,国府大门迎面建一道“照壁”,可以增加大院的气势。

于是,当初强买强卖的辅助条件——饭店北面与国府大院之间要有一堵高墙阻隔——这座后来举“市”闻名的大“照壁”拔地而起。应该是2年左右,因拓宽道路照壁被拆除了。

虽然这大照壁是和总统府一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依然免不了被拆除的命运,牵强附会的理由完全是实用主义低级趣味的强词夺理:大照壁是中央饭店的老板出资扩建的,算不上什么文物;中央饭店本身也不过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已,何况照壁,只是个摆设,即不像总统府可以当办公室或买票供人参观,也不像中央饭店可以当宿舍住人,完全没有用处,拆就拆了呗。其实,这也就是在南京,敢胡搅蛮缠,敢为非作歹。若是在北京,你去随便拆拆那些个当摆设的无用的照壁试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