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小霞刘慧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双台村,坐落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府故城核心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处于苦水区,一直以来发展比较落后。
自年双台村被列入大名县重点贫困村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帮扶下,尤其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研中心”)的定点帮扶下,先后选派李鹏、杨玉洋为驻村第一书记,以党建为统领,狠抓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后备干部建设,国研中心先后支持帮扶资金.69万元,吸收社会资金余万元,共计余万元。在党组织建设、产业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5月,双台村通过了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和退出第三方评估考核验收,年人均收入达到元,超出贫困线标准5元,全村贫困户由年底的22户72人,下降到5户18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01%,提前完成了脱贫任务。
做强产业、做大“蛋糕”
脱贫攻坚,做强产业、做大“蛋糕”是根本途径和长效之策。
“如何为群众致富提供一个平台,什么样的产业才是双台村脱贫的根基?”杨玉洋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刚到双台村时,通过近三个月的入户走访、串乡村街道、下田间地头,发掘出双台村“一个农业资源、三个文化亮点”的致富资源,通过“筑巢引凤”和引“源头活水”,让双台村有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实体平台。
打造实体平台“筑巢引凤”。沿着“立足现实、宜农则农,整合资源、集体发展”的目标方向,双台村立足“玉带种养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双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两个实体平台,以自身资源优势借助社会力量,拉开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序幕。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了双台村中药种植试验,目前6亩中药试验田长势良好。“双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双台村引进了海草编织加工项目,并开办了“双台村草编加工工艺品厂”,带动了双台村50余户多口人年人均增收元。“双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设计的“双台村农业产业链项目”得到了盛世之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和深圳智付科技集团的一期联合投资余万元,计划于年下半年实施投产,可在双台村解决50个就业岗位。
开设销售渠道引“源头活水”。杨玉洋和工作队为双台村制定了“通过做好产业实现就业、通过引进项目学会技术、通过帮扶实现互助、通过脱贫实现致富”的路子,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双台村已实施了入股大名建兴家具、玉带合作社寄养羊、村级光伏电站、藤编加工车间、草编加工车间、中药种植等6个产业项目,拿到了1.5亿元的肉羊购销大单,以“千年宋府·文化双台”为主题的村集体企业,现已开发出“五礼记”“宋府御厨”两个品牌三个系列的工艺品、纪念品、食品共16个品种的产品,产业扶贫覆盖率达%,“造血”功能初显,村集体收入有了“第一桶金”,贫困户家家参与了产业、户户拿到了分红。
“一直以来,我们村里没有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村民的收入来源单一而又零散,杨书记为我们村申请的河北省发展集体经济试点村,推广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为村里和贫困户指明了方向,盘活了村集体经济,使村民们致富有了盼头,老百姓干劲更足了。”双台村党支部书记吕保生兴奋地说。
倾情奉献,甘做农民“知心人”
只有带着真情上路,才能真正帮扶到农民。
双台村村民李章朋家里共有8口人,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但因本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爱人薛志维又是个残疾人,再加上爷爷奶奶年迈,公公在前年出了事故,造成部分手指截肢,婆婆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年幼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李章朋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双台村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除享受低保待遇外,还办理了残疾证、慢性病证,享受国家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实施两轮共计10元的扶贫项目,每年共有项目分红1元和元的村级光伏电站分红。
特别是杨玉洋驻村以来,得知她家有祖传的做肘子、香肠等熟食的手艺,以前曾是村里有名的富裕户,现在因为疾病而致贫,且把熟食的手艺也荒废了。在深入其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后,一个帮助李章朋家通过继续做熟食脱贫的“蓝图”勾画了出来。
“扶贫要先扶思想,我首先和她的家人进行了深入的思想沟通,激发他们重拾致富信心,然后又给她家里购买了一些加工设备,对产品进行真空包装,提供优质原料信息,与村里的手工挂面、烧饼等农产品一起注册‘五礼记’商标,通过领导、同事、朋友等关系,进行消费扶贫。”杨玉洋说,目前,李章朋家的熟食产品已经在大名县宾馆、超市等地进行订单销售,下一步计划进入国研中心食堂、北京的部分高校食堂及饭店等地。
现在,李章朋住院的医疗费90%多都能得到报销,而她家销售熟食的纯利润仅去年春节前后就已经达到2万余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而这只是杨玉洋驻村扶贫的一个缩影。
作为双台村“第一书记”,杨玉洋每天吃住在村里,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问民需、解民难、帮民富,与村民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让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喜人变化。
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
从年9月5日至今,杨玉洋到双台村驻村扶贫已近两年,很多人都曾这样问他:“双台村如何巩固扶贫成果?”“脱贫后,双台村整体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巩固脱贫成效与攻坚拔寨同样重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为了保证双台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我们从体制、机制、产业带动三方面正共同发力。”杨玉洋说。
打造不走的工作队。为改善党员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双台村在年发展了3名年轻党员,进一步吸收在外打工、经商、有参军和培训经历的年轻人员回村创业。得到位列山东省百强县第一的龙口市委市政府、全国前强民企南山集团、山东昌辰集团等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自年起,每年安排3到5名双台村青年骨干在南山学院企业管理系进行免费培训,在南山集团、昌辰集团等所属企业进行实习,逐渐建立起双台村发展的“小智库”。
建章立制为成果“保驾护航”。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开展,为保证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营,防止腐败现象和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杨玉洋和工作队在“扶智”“扶志”的基础上,又在“扶制”上下了一番功夫,制定了《双台村集体经济运营管理办法》《双台村公用财产管理使用办法》《双台村村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制度规定。“牵头在双台村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采取岗位轮换制,并定期邀请县、镇两级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以保障管理好、使用好扶贫专项资金和按期偿还扶贫贷款。”大名县驻双台村工作队干部李建生告诉记者,同时,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议事制度,做到干部自觉,群众信服。
拉开“文旅小镇”建设的序幕。在杨玉洋的多方争取下,立足双台村现有资源,争取到邯郸市、大名县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总计划投资1万元,在充分挖掘双台村“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饮食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双台村“文旅小镇”项目,当前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建设。其中,连心广场、连心桥、花海、五礼记碑复制等节点的打造,必将使双台村的旅游发展踏上快车道,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采访的最后,杨玉洋告诉记者,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导下,有国研中心的大力支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村干部群众的戮力同心、全力攻坚,双台村一定能打赢打好这场精准脱贫攻坚硬仗,并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继续保持攻坚克难的十足劲头、弘扬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脱贫摘帽不停步,巩固提升不歇脚,全面小康不掉队,乡村振兴再出发”,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