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宾馆饭店 >> 宾馆饭店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我的敦煌印象明珠絮语

来源:宾馆饭店 时间:2024/9/8

01

作为沙漠戈壁中的绿洲,敦煌自然是依水而建。

一条南北走向的党河,纵穿敦煌市区。

车到敦煌,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在家里,这应该算是深夜了。

但导游说,敦煌的夜生活会到很晚,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吃饭,这里的夜市一直到后半夜两点多还有人。

我们在党河边的一家宾馆住下,楼下的空地上,全部都是大排档,坐满了撸串喝啤酒的人们。

室外的桌子已经占满,我们只好去了一家饭店的里面。空调开着,也蛮舒服。

这里仍然是以牛羊肉为主,我们点了各种串和几瓶当地的黄河王啤酒,美美地吃了一顿。

吃完一算账,居然要比家里便宜好多。

看来,敦煌的消费不高。

吃完饭,回宾馆休息。果然,一直到后半夜,依然能够听到楼下大排档的喧嚣。

次日睡了个大懒觉,8点多了才出去吃早饭。一大碗拉面,居然只要5块钱。以前在前面某个景区,还不到这一半的量,就得要15或20块。

终于吃到了平价的饭菜,对这座慢节奏的小城顿时感觉亲近了好多。

02

敦煌不大,但有一座不算小的博物馆。

想打车过去,发现又是一位女司机,普通话不很标准,但非常温柔。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打车遇到的女司机居多,于是好奇问了一句。

她回答说,当地企业不多,工作机会较少,开出租车门槛低,工作时间灵活,所以选择做这一行。

出租车的起步价6元,到博物馆,刚好6.1元,我扫码了7块。

一般,我坐出租车都是向上取整,多花几毛钱,让人家心里高兴。

博物馆是按朝代的顺序介绍敦煌的,很多内容我们以前都并不知道。

比如敦煌历任太守刺史的名字,敦煌的建置沿革,恐怕也只有在这里才会写得这么详细。

如果想对敦煌的历史做一个大概的了解,不妨去看一下。

博物馆的藏品不算很多,出土的盆盆罐罐也看不懂,我感兴趣的有两样东西。

一个是一件锁子甲,用铁丝手工制作这么一件铠甲,肯定相当不容易,但这在冷兵器时代,打仗时穿上应该保护效果不错。

另一个是两份圣旨,其中的开头“奉天承运皇帝……”,不知道为什么都是“奉”字单起一行。

上网搜了一下,这种格式很常见,但没有人解释是为什么。

等回头有机会,再请教专家吧。

03

来敦煌的重头戏,当然是去莫高窟。

在我的印象里,敦煌和莫高窟,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现代以来,敦煌因莫高窟而更有名,这是肯定的。

来敦煌之前,我做了一点功课,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和莫高窟相关的文章,重温了一遍。

但我毕竟不是余大师,他可以在这儿住下来,一连几天,慢慢去欣赏。

我只能跟着游客的队伍,在洞窟门口听一下讲解员程式化的讲解,然后排着队,鱼贯而入,又鱼贯而出,充其量能在里面呆几十秒的时间.

没有艺术细胞的我,感受不到北魏的浑厚沉着,隋代的柔美华丽,盛唐的壮丽浩荡,五代的精细温煦,大宋的灰暗拘谨,元代的……

再说了,人家允许我看的,也没有那么多,只有区区几个石窟而已。

艺术这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得了的。

比如听交响乐,懂的人可能如醉如痴,不懂的人则可能味同嚼蜡。

没有点美术和建筑功底看那些壁画和佛像,很难知其精髓。

很惭愧,站在祖国的文化瑰宝面前,自我感觉有点暴殄天物了。

有一些小视频作者,一边走一边拍一边感叹“太震撼啦”之类,却始终不能具体说出到底震撼在哪儿,我怀疑,他们其实也和我一样,看不出所以然来。

里面禁止拍照,站在外面拍几张外景,表示自己曾到此一游,已经心满意足。

石窟的对面,有一个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倒是可以一看。

里面的图片和实物,记录了敦煌研究院的历史,也见证了莫高窟的兴衰。

通过院史陈列馆的介绍,可能会加深我们对莫高窟了解。

04

在莫高窟,我的另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32.html